DB23∕T 3745-2024 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利用技术规范(黑龙江省)

ID

0CF9CE5A906E4A37B2D10A5FD59711B6

文件大小(MB)

0.33

页数:

1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11 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3745—2024,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利用,技术规范,2024-08-30 发布2024-09-29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 T 3745—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调查与要求..2,6 方案编制 2,7 表土剥离 3,8 表土运输 4,9 表土储存 4,10 表土回覆利用..4,11 检查验收.5,12 资料归档.5,附录A(规范性) 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技术工作流程6,附录B(规范性) 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利用方案编制提纲..7,附录C(规范性) 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利用方案报告表10,参考文献.11,DB23/T 3745—2024,II,前言,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生态修复监测中心、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技术保障中心、哈尔滨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草原站、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玉江、王刚、潘明哲、邵保华、刘影、孟燏、王冰、孙佳岩、季毅民、刘,赛思、罗宁、刘少军、程朕、焦磊、李伟、钱喜友、戴华,DB23/T 3745—2024,1,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利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地表土剥离利用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调查与要求、方案编,制、表土剥离、表土运输、表土储存、表土回覆利用、检查验收和资料归档等环节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沼泽地和内陆滩涂五种湿,地类型工作中涉及的表土剥离利用活动。各类建设项目临时使用的湿地中,除表土层土壤污染严重、,缺乏肥力等因子不符合剥离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项目外,均应纳入表土剥离利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NY/T 1121 土壤检测标准,TD/T 1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 1038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 1039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DB23/T 1922 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湿地表土层,湿地表土层指枯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淋溶层的上部。厚度一般为35 cm~65 cm,深厚的可达100 cm,以上,3.2,表土剥离率,实际剥离土方量与设计可剥离土方量的百分比,3.3,DB23/T 3745—2024,2,表土利用率,实际表土利用土方量与实际剥离土方量的百分比,4 原则,表土剥离利用应遵循“应剥尽剥、就近储存、专人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5 调查与要求,5.1 资料收集,收集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临时使用湿地类型、保护等级以及权属证明等资料,5.2 剥离区,5.2.1 调查内容和方法,通过外业实地踏勘,结合已有资料分析,查清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湿地的湿地情况和土壤质量,确,定剥离区的面积、剥离厚度等相关事宜,a) 湿地调查:湿地调查包括湿地类型、植被类型、郁闭度(覆盖度)等。湿地调查按照DB23/T,1922 规定执行,b) 土壤质量调查:壤质量调查包括坡度、土壤类型、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pH、,有机质含量、污染情况等。土壤质量调查按照NY/T 1121 规定执行,5.2.2 剥离要求,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应进行表土剥离:,a) pH 在4.5~8.5 之间;,b) 土壤有机质含量应>10 gkg- 1;,c) 土壤污染状况指标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5.3 储存区,5.3.1 调查内容,实地调查储存区及周边自然环境、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利用地形图和现场测量数据,确定,合适的储存区位置,记录拐点坐标、面积及污染情况,形成相应图件,5.3.2 储存区要求,储存区应达到以下标准:,a) 应距剥离区相对较近,面积可满足土方要求,避开低洼及水流汇集处,地形坡度<5 °,排,水良好,不会产生积水或水土流失,b) 地表没有被污染,附近没有污染源,6 方案编制,DB23/T 3745—2024,3,表土剥离利用方案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临时使用湿地面积≤0.10 hm2的,可只填写附录C并附相,关图件,7 表土剥离,7.1 剥离区范围,根据土壤测定结果,确定表土剥离位置、范围、面积,形成相应的图件,7.2 剥离厚度,根据方案和现场实际的表土层厚度,划分表土剥离单元,分别确定每个单元的表土剥离厚度。在,应剥尽剥的前提下,剥离厚度应>35cm。当剥离厚度较大涉及不同土层时,应分层剥离,7.3 剥离率及剥离量计算,土方工程量按照TD/T 1039中的一般土方工程规定执行。按式(1)、(2)计算:,b 100%,……

……